刘家琨建筑和大庄竹材的四次相遇
本文不讨论建筑师,不讨论项目本身,也不发表设计观点,只用图片展现竹材料和建筑本身的互相融入(户外用耐腐竹材,简称大庄“高耐竹材”,设计师多称其为“竹木”)。
大庄竹材自2011年起,一共和家琨建筑有过4次相遇,分别是:成都西来古镇改造项目,水井坊博物馆,苏州金砖博物馆,以及瑞士诺华制药上海研发总部项目。在这些项目里你会感受到混泥土和竹木,再生砖和竹木,玻璃和竹木,钢结构和竹木的设计语言表达。
声明:以下图片有部分来自家琨建筑官网
第一次相遇:成都西来古镇 2011年
西来古镇榕树区建筑模型
西来古镇榕树区改造
改造后,远眺古镇
竹木廊桥,景观塔
钢结构+竹木廊桥,景观塔
河对岸看榕树区
竹木屋顶斜坡
竹木屋顶斜坡
竹木屋顶斜坡+柱子
竹木屋顶斜坡+柱子
钢,玻璃,竹木塔楼
钢,玻璃,竹木塔楼
第二次相遇: 水井坊博物馆 2013年
博物馆建筑模型
水井坊博物馆;成都市锦江区水津街17-23号
博物馆内往外看
博物馆内景
再生砖和竹木外墙
再生砖和竹木外墙
竹木外墙和格栅
竹木外墙,窗门
竹木外墙,窗门
院内抬头,蓝天白云,挺拔的竹子,勃勃生机。
第三次相遇: 瑞士诺华制药上海研发中心 2015年
园区全景,照片左侧 后排建筑为合作项目建筑(家琨)
注:整个园区为张永和先生主持设计
大楼外观装饰主要是竹木,栏杆和遮阳格栅,我们叫她”眼睫毛”
仰视大楼
换角度再看一眼
竹木栏杆和遮阳格栅,我们叫她”眼睫毛”
可以一眨一眨的眼睫毛
建筑内部很多装饰和家具也为竹木材料
第四次相遇 苏州金砖博物馆 2016年
园内远看博物馆
再生砖结构,混泥土通道
竹木大门,竹木立柱墙
竹木大门,竹木立柱墙
竹木立柱墙
混泥土,再生砖+竹木大门
滨水通道 竹木栏杆
竹木栏杆
竹木栏杆 (美人靠)
夯土廊道,竹木面板
夯土廊道,竹木面板
看了那么多,金砖呢?
好吧
请看
金砖真身露面
怎么会这样?金子呢????????
是的,这就是金砖。
书读的太少......
最后补充一点知识:
金砖又称御窑金砖,是中国传统窑砖烧制业中的珍品,古时专供宫殿等重要建筑使用的一种高质量的铺地方砖。因其质地坚细,敲之若金属般铿然有声,故名金砖。
最后
感谢家琨建筑
有缘再见...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