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象地板|不管几岁,生活里带点情绪最为可贵
做孩子的时候感到无聊,盼望着长大。长大后又向往着返回童年。
莱辛在《幸存者回忆录》中这样写道。长大以后,很多人梳起油头,穿上西装混迹职场,闲暇之余,盲盒潮玩才是真正的心头好,真正的情绪在职场上在生活中,似乎都看不见。
只是偶尔一些生活的琐碎小事上才会后知后觉,他们依旧是那个嘴角有着面包屑,手里握着棒冰,耳边传来阵阵蝉鸣声的孩子,时光在走,他们可以选择永远停留其中,继续着童年。
带点情绪,是超能力
人总是喜欢把不露声色跟一个人的成熟度联系在一起,你的一言一行违背了“不露声色“你仿佛就是一个不合格的大人,这样的逻辑你是不是感到熟悉——你不安安静静,你就不是一个合格的乖小孩。
变成一个大人,一定要抛弃情绪,变得不露声色吗?在成人世界,情绪化在大部分时候意味着不专业和幼稚。可谁还不是,一边学着控制情绪,一边羡慕着那些喜怒自由,喜形于色的小孩子。
把情绪融入家居中
小时候,我们把情绪寄托在毛绒玩具、各种小摆件、桌椅上,长大以后,在这一点上很少有人会改变。
我们依旧对物品有种依恋,这种依恋转移到了家中的物件上,每一样都是自己精心挑选的,在自己的空间里它就是独一无二的,传递感情,表达情绪。

(图片来源:圣象地板公众号,侵删)
当然情绪的表达,也不止流于表面。我们会挑一些自己中意的充满“奇思妙想”的家居——爸妈眼中的“不实用”、朋友眼中的“独特、个性”,而你仅仅是因为它真的太契合你的情绪。曲线,色彩,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你对生活的感知,它就是你的生活“代言人”,完美的选择。
所有的形式都是一种情绪表达,把情绪融入家居,有着我们对生活的向往,这种美好是别的物件模仿不来的。 不管几岁,生活带点情绪最重要, 我们在变成大人,与这种状态和解。
(文章来源:圣象地板公众号,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