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最低赔偿早日入法
一对一人工客服
在线解答加盟疑问
- 预约考察
- 咨询费用
- 了解区域
- 开店选址
林女士入住新居不久发现实木地板有问题,找商家反映,被告知要她去做鉴定,检验出责任在商家,就全部赔偿。她咨询得知,木地板常规检测至少要1000多元,且时间长、手续复杂,考虑到成本太高,林女士未去作检测,其与商家的纠纷至今悬而未决。
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可以说是比比皆是,而“自认倒霉”的消费者太多了。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赔偿金额有限,二是维权成本太高,耗费大量的物力、精力、财力,结果却往往是得不偿失,大多处于弱势的消费者都会选择“算了,认倒霉吧”,又有多少人会诉诸法律、为自己的权益不屈不挠地和商家斗争下去?这个时候就会想“为什么没有最低赔偿金?”“维权成本凭什么要由消费者承担?”
商家对消费者的欺诈行为,不管金额多少,其性质都是对消费者事先的“恶意”欺骗。而目前《消法》的“双倍赔偿”规定,甚至可能助长造假行为。试想五角钱的伪劣药品致人死命,但处理后得到的赔偿可能只有一元,造假的违法成本这么低,怎么能起到法律应有的震慑效果?当大多数时候,我们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能够得到的最好赔偿结果不过是退换,谁又会为一些小额欺诈赔上车钱找商家去吵架、去理论。然而,如果大家都不向商家索赔,造假、侵权行为只会愈演愈烈。如今问题食品层出不穷,演变为一大社会问题,和不法商家的违法成本太低不无关系。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在中国,消费者维权获胜,目前每案得到的赔偿金平均为700多元人民币;而在美国,这一数字是35万美元。当消费者买到一包劣质瓜子,最少也能赔1000美元时,商家还敢玩欺诈吗?据《楚天都市报》报道,中消协有关人士近日已表示,如修改《消法》,应加重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民事责任,建立最低赔偿制度和惩罚性赔偿制度。笔者期待最低赔偿和惩罚性赔偿早日入法,因为这是保护消费者的最好制度屏障。到那时,消费者的维权积极性将大大提高,而不法商家再敢“恶意”欺骗,等待他们的只有一条路,就是被罚得倾家荡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