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板产品“不合格”频现报端 或产业链控制不当
一对一人工客服
在线解答加盟疑问
- 预约考察
- 咨询费用
- 了解区域
- 开店选址
近期,地板行业可谓是“**”频出,各种产品不合格信息频繁露面,甚至是一些一线的大品牌也难逃此劫,这除了给行业造成恐慌以外,也让消费者对地板产品质量产生了怀疑。面对此种现象,各大地板企业需认真检讨、严格对待。
“不合格”频现报端
近两个月,地板产品被检不合格的报道不绝于耳。记者粗略统计,已有至少27批次产品被判不合格。9月2日,北京、上海、广东等28省市消协发布了地板与板材环保性能比较试验报告。该报告显示,北京市北方天鸿基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某款圣玛特地板甲醛超标。
9月9日,国家质量监督总局公布了对国内生产的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竹地板等5类林木制品质量抽查结果。其中显示,180批次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产品中有 22批次产品不合格,某一线品牌某款地板皆因表面耐磨性不合格上榜。
近日,又有报道称,浙江省地板协会近日首次对全省89批次实木复合地板产品进行抽样检测,其中也有两家企业产品漆膜附着力指标不合格。
受检出质量问题之因
某些大品牌出现在黑榜中,并栽在表面耐磨性这种基本性能上,多少有些匪夷所思。有业内人士指出原因在于厂家要降低成本。但中国林产工业协会专家委员、国家林业局林产品检验中心主任王军表示,有不法企业想降低成本,采购了不符合要求的三氧化二铝耐磨层也是有可能的。但是对于大品牌来说,其实这项也省不了几个钱,没有太大必要,其分析可能是上游采购时出现了质量把控不严的问题。
多次抽检中,有不少地板内部强度不足、吸水厚度膨胀率不合格,王军认为,这部分问题主要出现在地板厂采购的基材部分。“很多品牌单纯追求甲醛释放量减小,但是在配方不变的前提下,脲醛胶中甲醛含量减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板的强度,造成一些产品某些理化性能不合格。”
对于最近出现的地板不合格风波,有说法称是 国家现行标准比较混乱,让不法企业钻了空子,并呼吁对标准进行修订。但王军指出,目前实行的标准体系比较完善,而且大部分都与国际接轨。“产品不合格,跟国标没关系。强化地板的国标是2007年版的,近期也不会修订。”王军认为,产品出现问题,企业还是应该多在自身找原因。“应该更好地控制好上下游产业 链,增加产品的抽检频次。”
危及产品使用寿命
甲醛超标的危害不言而喻,表面耐磨、表面耐污染腐蚀、表面胶合强度、内结合强度、吸水厚度膨胀率等项目不合格,则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板的使用寿命。
王军指出,消费者在购买时凭肉眼是无法分辨这些项目是否合格的。检测报告也并非是对每块地板的“体检”情况。他建议消费者对所选地板的老用户进行回访,这样更加直观。
另外,根据国家标准,强化木地板在每包木地板的包装上必须有明确的标志,标明规格、等级、产品标准号、生产厂名、厂址和生产日期等。但从多家消费者协会发布的对比报告上看,15个样品约1/3的强化木地板未达到此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