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兴安岭停伐商业林意义重大 木材市场竞争堪忧
一对一人工客服
在线解答加盟疑问
- 预约考察
- 咨询费用
- 了解区域
- 开店选址
大小兴安岭林区被称为黑江省“两大平原”重要生态屏障。它不仅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也是国家东北沿边开发带,主要木材资源的来源地。近日,伴随森工八二林场最后一棵商业性质白桦树的采伐完毕,我国重点国有林区黑龙江森工林区日前正式宣布:木材商业性采伐全面停止。
今年1月,国家林业局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试点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要求,4月1日起,黑龙江省森工林区要全面停止木材的商业性采伐。对于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陷入资源危机的黑龙江林业而言,这一政策被看做是自1998年实施“天保工程”以来又一次重大政策。业内人士认为,其影响之大,堪比“天保工程”。
停伐商业林意义重大
黑龙江省森工林区人口达160.9万,经营总面积1009.8万公顷,有林地面积853.2万公顷,占全国国有林面积的12%。新中国成立以来,这片林区累计生产木材5.2亿立方米,木材年产量最高峰时达1260万立方米,占全国的33.5%,为国家建设发展起到了重大支撑作用。
但由于长期过量采伐,森工林区主伐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作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的自然屏障,该林区有着促进东北地区农牧业稳产高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意义。全面停止木材商业性采伐,将实现森工林区由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
据介绍,大小兴安岭是新中国“因林而建、因林而兴”典型的资源型地区,但长期的高强度开发,使其资源破坏严重,森林抚育失调,林区经济发展滞后。为了有效解决当时大小兴安岭面临的困境与问题,2004年,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就着手研究制定大小兴安岭主体功能区相关政策和措施,并积极争取国家支持。2010年底,国家发改委和林业局出台了《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有数据显示,到2012年底,大小兴安岭林区活立木蓄积量增加了 8000多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72%,林区产业结构调整到36∶27∶37,非传统木材生产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超过60%。
木材市场竞争激烈
由于国内木材市场需求刚性增长,吸引了众多企业投身木材行业。目前,仅在俄罗斯从事木材采伐、加工、贸易,以及在满洲里、绥芬河等对俄口岸地区从事木材加工的企业就有数百家之多。由于企业参差不齐,企业间无序竞争和恶性竞争严重,严重损害了企业的利益。
再加上进口木材交易方式原始,缺乏有效地市场运作和调整的余地,对合作国的法律法规、政策、投资环境等各方面情况研究不够,森林资源底数调查和规划设计等基础性工作不实,项目本土化程度不高,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因此急需培育一批国际竞争力强,市场占比高的大型跨国公司,提升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