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板安装工持证上岗 “难产”之后获新生?
一对一人工客服
在线解答加盟疑问
- 预约考察
- 咨询费用
- 了解区域
- 开店选址
今年7月,深圳地板行业出了一件大事:来自10家地板品牌企业的共100名地板安装工获得了《地板安装工上岗证》,成为全市首批持证上岗的专业安装工。主办方深圳市地板专业委员会联合广东省装饰职业培训学校、试点单位国安居以及圣象、金三鹰、金刚鹦鹉、安信等十家地板企业,用大手笔的制作,掀起了一场算得上“轰轰烈烈”的行业革命,并且很快就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全国各地的家居媒体纷纷对此予以关注,一些网友也在论坛上发帖表示欢迎和高兴。
但,形式是否真如大家所想的“一片大好”?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在区域性繁荣的背后我们看到,在全国更多的地区,地板安装工规范化依旧遥遥无期。持证上岗为何多处遭遇“难产”?还需我们深思。
地板安装工专业化是大势所趋
地板行业有句公认的老话:“三分地板,七分安装”,尤其实木地板,安装工的水平将直接决定其使用寿命。据江苏省木地板行业协会的调查显示,在所有的木地板投诉纠纷中,只有20%是地板本身的质量问题,而施工不当造成的却高达40%以上。
“地板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安装施工人员主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低,素质远远达不到产业工人的要求。”深圳市地板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韩义文对记者谈到。
记者在网上随机查找了一些地板安装工招聘启示,绝大多数企业提出的要求不外乎“吃苦耐劳”、“责任心强”而已,只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招聘企业表示“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或者“熟练工优先聘用”。地板安装工的入门门槛可以说是相当之低。
“长久以来,地板安装工都是由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方式培养衍生出来的,也有部分是自学成才做了游击队。由于缺乏严格和规范的训练,导致安装过程中各种问题频频发生,既让消费者倍感头疼,也损害了地板企业自身的信誉。”韩义文表示,“地板安装工持证上岗是规范地板安装,强化专业服务,加强有效监管,树立行业典范的一个重要举措。”
参与深圳首期地板安装工培训的10家企业代表也表示,安装工持证上岗是地板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圣象地板深圳总经理邱思东认为,安装工持证上岗不仅维护了消费者的权益,而且也维护了正规品牌企业的利益,有利于改善市场上的无序竞争状态;金三鹰地板总经理李文彤认为。高素质技术工人的缺乏已成为地板行业的一个瓶颈,以安装工持证上岗为标志的规范化经营模式是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皇马地板董事长陈瑞平认为,近年江浙等地区的地板业迅速崛起,深圳地板业面临挑战,要想重铸辉煌,必须走规范化发展之路,而地板安装工持证上岗就是行业规范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知易行难 安装工持证上岗遭遇“难产”
虽然业内人士众口一词,都表示安装工持证上岗有诸多必要性和好处,但整体看国内地板安装工规范化的推行现状,却是相当艰难。我们来看以下一组资料:
2005年12月,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发布了《木质地板铺装工程技术规程》,2006年5月,国家质检总局又颁布了《木质地板铺装、验收和使用规范》。这两项制度奠定了地板安装工考核的标准。
但是,直到2007年4月,全国第一批通过培训考核获得认证的地板铺装工才在北京诞生,作为独家试点单位的圣象地板在那段时间内围绕这一事件做了一些宣传,但此后,北京地板安装工持证上岗推广工作声势越来越小。
2007年9月,安徽首届地板安装工持证上岗培训班开课,50名安装工全部来自国林地板。同样,除了由国林地板主导进行的一些宣传报道外,随后这一工作也是渐渐偃旗息鼓没了声息。
江苏省推行地板安装工持证上岗较早并且比较积极,2007年6月,由江苏省木材行业协会予以培训的柏林地板超市100名安装工就获得了上岗证;2008年4月,协会还组织了“地板优质安装示范单位”评选活动,并在协会网站上设立安装工信息网上查询系统,方便消费者查询、表扬和投诉。
在深圳,08年7月深圳地板专业委员会与广东省装饰职业培训学校合作,开展“地板安装工上岗培训”,首批100名受训安装工来自当地10家具有代表性的地板企业。
除了这几个省市之外,地板安装工持证上岗在全国其他地区的推广都遭遇到了重重阻力,至今没有取得明显的成效,甚至是完全空白。
究其根源 企业有原因环境也有原因
既然是好东西,为什么难以推广呢?“其实大多数企业都认识到了它的必要性,就是怕麻烦!”嘉森木业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方旭照说,“以前都是经销商、专卖店负责地板安装,现在推持证上岗,就意味着安装工要由地板企业本身聘用、培训和管理,人力成本的增加还是其次,关键在于地板安装工作很琐碎和麻烦,有些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的不太正规的企业就不愿意去揽这个活儿。”
方旭照透露,过去只有少数大品牌的地板企业拥有自己的安装队伍,大多数中小品牌地板的安装工都是经销商临时聘用的。“专卖店卖出东西了,有订单了,就找一些游击队工人前去安装”。有的安装工人备有好几套不同地板品牌的工作服,今天以甲品牌工人亮相,明天摇身一变成为乙品牌的安装代表。
也有地板企业向记者“叫屈”:不少地板品牌都是面向多个地区发售的,如果每进入一个城市就要培训和调配一支安装队伍常驻当地,不仅成本太高,操作起来的难度也相当大,“经销商熟悉当地环境,资源也掌握得比较好,由他们来做安装最有效、最省事”。
看来,推行安装工持证上岗最大的困难,就在于安装工的归属问题纠缠不清,这是企业目前最需要正视和解决的问题。除此之外,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也发现,当地协会机构的作为也是影响到持证上岗推行的一个因素。
安装工的培训谁来做?就目前的现状来看,只有各地的地板或者木材行业协会、委员会能担当起这个任务。那么,协会是否能够做到公正、到位?能否得到大多数地板企业的认可和支持?能否把安装专业化的概念向更多社会大众传播,使之成为一种公认的趋势?这些都是考验协会工作的重要指标,也地板安装工持证上岗能否有效推广的关键所在。
简单以深圳市地板专业委员会为例,自今年7月推出首期安装工培训以来,协会先后通过多家报纸、杂志、网站等媒体,发布一系列的资讯和软文,配合9月底的地板文化节等活动,宣传推广的魄力相当足。现在在百度中输入“地板安装工 持证上岗”或者“地板安装工 专业”两个关键字,首页几乎全部是关于深圳的内容。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地板/木材行业协会的强势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当地安装工持证上岗工作推行的速度。
“证”牌安装工离我们还有多远?
针对全国地板安装工持证上岗工作难以开展的困境,也有业内人士表示乐观。“这需要一个过程,我估计一年之内深圳市场上地板安装工持证上岗就会普及,我们走在比较前面,可以带领周边地区的行业一起提升。”深圳市鸿基木业有限公司的陈明认为,现在竞争拼的就是服务,一个品牌一个地区的地板企业在安装方面做得好了,为了能站稳脚跟,别的品牌别的地区也会争相去提高自己。
嘉森木业总经理方旭照也谈到,“我们现在有50多个安装工,公司出培训费,7月份先让其中10来个组长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首期培训。我们的计划是让所有安装工分批去参加,让所有人都拿到上岗证。现在大家都有这样的打算,听说第二期报名很火爆,相信一年以后,深圳地板行业安装工的规范化就会很有成效了。”
一个城市的规范化虽然只是在这个城市里最具成效,但毕竟是一种进步,对其他的城市也会产生一些影响,带去一些借鉴意义。深圳的装饰装修行业长久以来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是各地效仿和立志赶超的焦点,深圳室内设计师走得也是全国路线,从这个层面上讲,如果深圳地板安装工持证上岗“难产”之后生下的这个“宝宝”成长健康又快速,相信对国内别的城市将会起到一定的“催产”作用。
一言以蔽之,“证”牌安装工离我们还有多远?这个问题,还需要地板企业、经销商、协会/委员会、设计师、消费者甚至资讯媒体,共同努力来创造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