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精装修房木地板不合格
一对一人工客服
在线解答加盟疑问
- 预约考察
- 咨询费用
- 了解区域
- 开店选址
自国家推行商品住宅装修一次到位政策后,省时又省钱,配置就越来越高、装扮得越来越华丽的精装修房就成为消费者们追捧的对象。但让消费者意想不到的是,因为真假难辨,精装房市场正越来越成为伪劣地板的“温床”。据行家估算,在目前的精装修房市场中,至少有20%的精装修楼盘使用的强化木地板不合格,令消费者蒙受巨大损失。
伪劣地板泛滥精装修房
自出现伊始,精装修房就因为方便实惠、省时省力而受到不少消费者的追捧,一跃成为目前房地产市场的主流。而木地板作为越来越受消费者喜爱的建材,也越来越多地进入了精装修市场。但令人沮丧的是,因为劣质地板与真正的强化木地板外观、结构都很类似,消费者用肉眼很难分出真伪,看起来区别不大,消费者收楼时往往难于发现问题,但一般收楼入住半年到一年之后问题就出来了:原本铺装齐整,漂亮无比的木地板,竟然慢慢起翘变形,拼接处缝隙加大,耐磨层消失而露出原形。甲醛超标的木地板,更令居住者头晕乃至影响小孩子发育。更让人恼火的是,发现问题后去找开发商、物业公司理论,都往往难得解决,新房子一时就成了烦心房。对精装房的不满、投诉也与日俱增。
精装修房使一些伪劣地板找到了一件合法的“外衣”。按某木地板专家的估算,目前市场上的精装修房,至少有20%左右所用的木地板不合格。这些劣质地板贴上市场上某些品牌商标,堂而皇之地“走进”精装修楼盘,利用消费者对该项目的信任而进入千家万户。据了解,有不少精装修楼盘使用的强化木地板根本不是什么知名厂家生产的品牌产品,其中还有部分房地产商或装修商甚至使用工程板(为临时用途设计的低质板)充当强化木地板,质量根本达不到国家标准。
责任不清损失难讨
有业内人士指出,发展商往往采取工程外包的形式将精装修房外放给装修公司,通常所谓800元、1000元/平方米装修标准,实际给到承包商的每平方米最多只有300、400百元,因此,装修商们不得不拼命省料省工。在各种建材用料中,木地板可说是包含水分最高的一种。装修商通常为了更进一步节约成本保障利润,更多以次充好、以假当真。这就为伪劣地板改头换面、进入规模化装修市场提供了便利,使伪劣地板又有了与正规生产厂家“抢食”的机会。
确实,对于地板企业而言,精装修楼盘属于工程用户,需求量大,历来是各种建材产品争抢的一块大“蛋糕”,劣质地板当然也不例外。在这场争夺战中,价格是重要的决定因素,伪劣地板因为生产条件简陋、成本非常低,每平方米只有20多元,而正规的强化木地板价格不可能低于每平方米70元。在竞投中,伪劣地板的生产商可以凭借超低价格或回扣返还给某些不法发展商或装修商,使劣质地地板就有了可乘之机。
更关键的是,毛坯房装修一般都是由业主自己找装修公司或施工队进行,责任分得很清楚,一有问题现出,立刻就能一追到人。而精装修房却不同,责任人非常混乱,发展商是直接出资者,但又不是地板产品的最终消费者,一有问题出现,真正的消费者找发展商、物业公司或装修公司,他们都会互相推卸责任。因为责任不清,质量问题也就难免。
免受侵害要写入合同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虽然有些发展商认为精装修就是房屋的附加值,装修质量出问题应由装修公司负责。但无论如何,装修都是作为房屋的一部分一同出售的,发展商就算是有点儿代人受过的感觉,也必须承担起装修的责任。
精装修是政府部门倡导的一种有效避免资源浪费的政策,但由于对伪劣地板等劣质建材的控制不严,使得精装修房的推广正经受考验。据悉,建设部颁发过的《商品住宅装修一次到位实施细则》和《商品住宅装修一次到位材料、部品技术要点》,目前还只是指导性意见。要解决精装修房质量问题,除了行业自律外,国家也应当出台相关的强制法令,使劣质地板等劣质建材无缝可钻。
对于购买精装修房子的购房者来说,由于装修问题比较琐碎,最重要的就是在合同中要对装修质量、品质等标准进行约定,要把房子交付时的装修标准在合同中加以明确,从装修的设计、布局到建材的品牌、型号及施工工艺等都要详细地在补充条款中体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免除日后货不对板的麻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