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之路在何方
一对一人工客服
在线解答加盟疑问
- 预约考察
- 咨询费用
- 了解区域
- 开店选址
“走出寒冬,强化木地板困境突围”高峰论坛吸引了国内外前端强化木地板企业的强烈关注,除了论坛的诸多热点话题外,与会企业家们振臂疾呼,对行业的关注热情也是论坛的一大亮点。在论坛上,中国林产工业协会会长张森林慷慨激昂的演讲令人动容,他针对行业现象,一针见血提出了地板行业生存的诸多问题,剑指问题根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赢得阵阵掌声。
受七大问题困扰,行业形势严峻
第一、3.15余波未平,媒体旧事重提。
第二、上海涨价频繁,产品销价难升。
第三、337战正酣,国内诉讼拉开序幕。
第四、自主专利权威性众说纷纭。
第五、市场整顿艰难,无序情况比较严重。
第六、品牌集中步履维艰,大牌销售受挫更甚。
第七、国外市场反倾销和压价收购并存。
四个梯队都有巨大的成长空间
我们把地板企业分成四个梯队,各个梯队都还有很大的潜力,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都可以再进一步。强者把握机会,智者创造机会。在强化地板行业,做好一个品牌,做大一个企业,不仅靠管理、靠团队,而且还要靠信心,有无信心决定企业生存,决定他们是否能够继续做下去。在困难的时候,我们应当看到自己的业绩,还有成长空间,没有到顶,需要努力,再进一步,往前走,不走就会更难。
第一梯队:改制上市,拉长产业链。真正现代化的林产工业企业,是一体化的。真正有实力的,可以在国际上叫得响的,都是从原料做起,然后是板材,甚至做纸,这样做可以拉长产业链,可以把营销网络扩展到全球。目前,世界的知名木地板企业大概不超过20家,过去我们只望尘莫及,现在可以说望其项背,升达、圣象已经可以看到世界企业的“项背”了,但还是要加劲。
第二梯队:拿到免检的企业,管理要上水平,上档次,瞄准一梯队,学、赶、超,挤入前五前十。
第三梯队:更新观念,抛弃低水平面复制型的粗放型的扩张,学先进,赶标杆要神似而非形似,管理规范化,坚决不打价格战,只打价值战。
其余企业:不断与时俱进,可做低端产品满足低收入阶层需要量,但要达到国际,更要货真价实。
价格战,绝不能成为大企业
中国林产工业需要更多知名品牌,中国地板业需要世界级企业。现在地板企业,一梯队拿到中国知名品牌,二梯队闯入免检,三梯队为中国地板50强,在这样一个地板制造业格局上,强势企业要抛弃粗放型理念,不能一窝蜂搞形象代言,不要打“价格战”,打“价格战”既伤自己,又害别人。
打“价格战”绝不能成为大企业、强势企业。我们要由价格竞争走向价值竞争。如果不谈性能价格比,不看近几年强化地板存在相当多的主要功能质量下滑的形象,不管上游产品(包括人工林地租、木价、税收优惠到期撤消、煤电油运等因素)涨价的现实,不顾社会对企业责任越来越高的要求(劳工工资、环保、税收、服务等),不怕受外商以反倾销的口实,谈降价是对企业、对行业、对消费者都是不负责的表现。
急功近利搞短期行为者情不自禁地会采取低价竞销,价格竞争是最原始的竞争,很容易陷入恶性竞争的泥坑,很少见到走此路能健康发展的行业。正常的价格标准是考虑供求关系的社会必要劳动空间,它应是全球化的市场形成的,像木片价格要以澳大利亚塔什马尼亚市场挂牌价格为准一样,林产工业产品尤其是强化地板要严格参考国际市场公认价格。
结束语:
我对行业有一种激情
本次论坛,中国林产工业协会会长张森林热情洋溢的演讲是一大亮点,他用对行业的热情感染着每一位企业家。在论坛间隙时间时,本刊记者采访了张森林,张会长对中国强化地板现状充满期待。
在采访中,张森林告诉记者:“我对行业有一种激情,中国林产工业是造福人类的,我们林产工业完全体现出劳动密集优势。我说30年后就不一定,但现在搞林产业,就是有利于中国的事,要站在大局上看待问题。”
说到动情处,张森林异常激动,因为他期待更多大企业能够崛起,大企业群的崛起者是中国林产工业的崛起。
他说:“地板行业是眼前中国人需要的,因为适合我国击破的生产力发展水平,30年后不一定像现在这样需要,正象诺基亚开始做木业,后来做手机一样,但目前中国林产工业还不能少。因为竞争现实很残酷,如果不提升我们的林产工业企业,就会被挤出局。因此,我们的视野要开阔,我们所做的一定要看得远一些,至少是30年,这样对中国林产工业有利,对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有益。”
针对目前中国地板业现状,张森林说:“我国地板生产企业在增长模式的转换很慢,竞争手段还跟不上,企业提升跟不上需要,企业竞争能力达不到完全的市场化。因此处境相当被动。这是我国地板业生产的现状,我们不能因为有一定业绩就自大起来,我们应随时看到现别人的差距,通过努力让差距尽可能地缩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