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掉馅饼还是变相促销?顾客不满“山寨消费券“
一对一人工客服
在线解答加盟疑问
- 预约考察
- 咨询费用
- 了解区域
- 开店选址
消费券成为金融风暴中的热点词汇,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消费。正因为此,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商家借用“消费券”为名的变相打折促销活动.....
现在全民皆谈“消费券”,究竟 “消费券” 是天上掉馅饼还是变相的打折促销呢?记者赴恒大建材市场等地采访了数名消费者和经销商,他们认为,设立门槛的家居消费券就是变相的促销,还有一位消费者戏称 “设有门槛,不能直接当现金使用的消费券只是山寨消费券。”
消费券潜入上海疑是 “山寨”?
事实上,早在上月,继“旅游消费券”之后,开始陆续有家居企业斥资发放“家居消费券”。2 月 28 日,记者曾电话采访了率先吃“螃蟹”的红星美凯龙上海区域副总吴幼宁,据她介绍,红星的消费券面值有 100 ,200,500 元等,可以直接用来购物,“绝对不是一次促销活动,绝不会出现提价打折的现象。” 红星美凯龙的活动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消费。
而正因为此,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商家借用“消费券”为名的变相打折促销活动.....记者在上海恒大建材城随机采访到几位消费者时意外得知,他们曾接触过“变味”的家居消费券。 “ 面值更大,但必须要消费满多少钱才能用。 ” 对此,有市民对这类消费券的“含金量 ” 表示质疑。
一位在某品牌卫浴经销商挑选龙头的消费者就向记者表示,发放消费券,不如对现有的产品价格进行下调,让消费者能够更明了的对比各个厂商产品的性价比。 “ 作为消费者,我担心所谓的消费券只是商家和网站炒作,究竟能带来多少实惠还有待观察 ” 。“ 设有门槛,不能直接当现金使用的消费券只是山寨消费券。 ”
消费者、厂商各执一词
“这其中是否暗藏陷阱?” 2月26 日下午 14:16 ,焦点上海装修家居网一位网名为 shrain 的网友质疑,“比如:价格不透明、无法全额使用以及使用范围不明确。”许多网友也跟帖纷纷表示,免费领取消费券虽然听起来诱人,但实际价格不透明的话消费者享受不了多少优惠,而且很可能商家会先涨价,再用消费券来冲抵。“此外,消费券的门槛限制也让人犯难。我曾经有过为了享受‘免费的午餐\’,不得不花更多的钱买多少多少钱的商品才可使用的经历。这其实等于打折。”“还有,会不会我喜欢的名牌产品都不参加这个活动呢? ” 网友们在欣喜之余,仍担心部分企业利用“消费券”之名行“消化库存”之实。
消费者对此观点不一;而厂商也并非是这一市场行为的簇拥者。
某品牌地板经销商告诉记者,建材行业不比其他行业,主材的利润已经很单薄: “ 消费者到我这里来,能给的折扣我都会给,谈完价格,再拿出消费券让我更优惠,并不现实 ” 。
记者采访到的另一家品牌卫浴的经销商也担心,沪上正炒作的 “ 消费券”概念最终要让厂商和经销商买单。 “ 今年形势不景气,大家都想保利润,这个时候让我们去承担消费券的降价成本,并不利行业发展 ” 。
只有真正让利 才能赢得消费者
各大主流建材、家居卖场在2009 年开年至今,也在不断开出“ 救市药方” ,力图促使家居市场早日回暖。而价格,首当其冲成为拉动市场回暖最有效的武器。如 “宜家” 家居两次特价促销,再比如南通家纺全地域品牌强强联合特卖。各商家在努力寻找 “促销”与“利润” 的平衡点。
3月6日上午,在宜家家居记者看到不少商品挂出了红色的条幅:“更低价格”,结帐处,许多消费者排起了长龙。据工作人员介绍,很多商品比几年前的价格更低。“希望在寒冬里带给大家温暖、信心和勇气。”
而在恒大建材市场,记者看到了更大的促销宣传阵势,一家经营卫浴的老板说,“现在顾客最关心的是品牌、质量和售后服务,希望让利能带来更多消费者。”
用消费券刺激消费、扩大短期内需,既是中国经济保增长的需要,也是中国在金融危机中的自救之举。然而,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消费者的信任度,除了消费券活动外,关键还是要让消费者感觉到诚意和实惠。
您怎样看待家居消费券?设立门槛的家居消费券对您有多大作用?是建材降价更吸引您,还是家居消费券诱惑更大?请发表您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