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地板十大行业事件
一对一人工客服
在线解答加盟疑问
- 预约考察
- 咨询费用
- 了解区域
- 开店选址
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中国地板行业最初的10年,市场上的木地种类主要为不上漆的实木地板块(俗称素板);这个时期的地板块规格较小,平接地板较多。
1996年:我国开始自行生产强化木地板;
1994年: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俗称强化木地板)进入我国市场,开始以进口产品为主,主要从欧洲进口,以德国企业的产品居多;这个时期市场上出现了带漆的企口实木地板,有滚漆、淋漆两种工艺;小规格的地板逐渐减少,占市场主导地们的为中长规格地板;另外,市场上的木地板种类丰富了很多,出现了竹材地板、三层实木复合地板和多层实木复合地板,1996年:我国开始自行生产强化木地板。
2002年:圣象引起强化地板各方的强烈反响
8月23日,大亚科技出资9000万元人民币(占注册资本的60%),与圣象实业(深圳)有限公司合资组建江苏圣象集团有限公司。
9月,圣象地板在2002年9月份推出其强化木地板新品——标准王。并称,标准王的各项指标不仅符合2002年7月1日开始强制执行的《健康强制标准(GB18580-2001)》,而且达到了《强化木地板国家标准(GB/T18102-2000)》最高等级——“优等品”,而其定价只有65元/平方米。据说,这是圣象寻求的一个强化地板的终极价格。这一资讯一经推出即引起强化地板各方的强烈反响。
2003年:
1月1日:为纪念《消法》颁布十周年,CFA联盟秘书处公布地板放心消费四句格言及选购、铺设、保养要领189字要领。设立全国咨询投诉电话开通
5月3日:中国木材流通协会上海地板服务中心成立并开通咨询服务热线
8月28日:亚洲最大的MDF生产企业----大亚集团投产,全体盟员到会祝贺
10月15日:《强化地板科学消费手册》发行
11月28日:在云南丽江玉龙宾馆,举办03年中国强化地板峰会,成立CFA联盟并发布纪要
2004年:
5月下旬,上海将于5月下旬起对人造板、木地板产品正式启动生产许可证制度,年内将完成许可证的申请受理、审查和发放工作。
6月19日,由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地板专业委员会、中国消费者协会、消费指导工作委员会举办,大自然地板协办的中国首部消费白皮书———《中国实木地板消费白皮书》在北京亮相。中国消费者协会消费指导部陈先生表示,白皮书内容涵盖目前实木地板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实木地板的科学消费标准等内容。
9月1日。中华地板网正式上线。
2005年:
2月16日,加拿大边境服务署(CBSA)于2月16日发布初裁公告,裁定原产于或出口自奥地利、比利时、中国、法国、德国和波兰的复合地板存在倾销,其中,中国产品的倾销幅度为26.6%;同时裁定原产于或出口自中国的复合地板存在补贴,补贴额为2.01%。
3月13日,由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国林产工业协会组织编写的《中国强化木地板消费白皮书》在环渤海建材中心批发市场举行在津首发式。
3月,圣象地板号称斥资4亿打造E0强化地板,并用据称4000万元的广告费对E0级概念进行“海陆空地毯式”轰炸。随后,E0地板的风暴席卷全国强化地板市场。此后,重出江湖执掌柯诺木业中国区的圣象创始人彭鸿斌却在全国掀起了一次E0普及风暴的促销活动,宣称要终结E0的暴利时代。
4月份,中国消费者协会和中国林产工业协会联合发布了6项消费警示,其中一项就是提醒消费者不要购买价格低于70元/平方米的强化木地板。
2006年:
3月15日:央视“3·15”晚会向全国消费者揭开了欧典地板“号称行销全球80多个国家,源自德国。但著名品牌地板德国欧典总部其实根本不存在,其频频使用的‘欧典(中国)有限公司\’也根本没有注册过。欧典地板有严重欺诈消费者行为。”的内幕。消息一出,全国哗然。欧典地板遭受全国各地消费者的投诉,其全国市场不得不全面撤柜,并由此引发了建材行业的诚信危机。
3月25日:地板界发表诚信宣言。中国地板行业3月25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诚信宣言大会。据业内权威人士称,这个宣言显示了木地板业的诚信、信心和决心。借欧典事件之契机,自查自纠,端正行风,提升行业公信力和竞争力,成为此次会议的第一主题。中国林产工业协会会长张森林认为,欧典事件曝光以后,引起国人高度关注。
4月1日,财政部、国家****开始对实木地板征收5%的消费税。此次征税范围除实木地板外,还包括实木指接地板和实木复合地板等。这次调整一是为促进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二是合理引导消费和间接调节收入分配。征收消费税,将导致实木地板零售价的上升,地板市场总体销量将会因此而下滑。
7月31日,中消协有关负责人对外表示:由于监督力度上尚存在不足,中消协决定不再办理3·15标志的允许使用。
2007年:
1月10日:中国地板“337”遭遇。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对全球地板企业337调查案在历时一年半之后有了终裁结果,对全球38家木地板企业的“337调查”,ITC终裁裁定这些企业在美国销售的地板侵犯了荷兰Unilin公司、爱尔兰地板工业公司和美国Unilin北卡罗莱纳地板公司的地板锁扣专利,这其中包括18家中国木地板企业。同时,ITC还签发了普遍排除令,根据该令要求美国海关随后限制了相关产品的进口。这意味着中国企业在初裁中获胜的“第七号锁扣”专利也被推翻。我国近60%%的出口企业遭遇过国外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造成的损失每年约有几百亿美元。
3月,美国参议院财政委员会向美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交针对美硬木和胶合板产业启动332调查的申请,要求其根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2条,对2002至2006年美国硬木地板和胶合板产业的竞争力状况进行“常规性事实调查”,并出具调查报告。有关专家提醒,尽管美国332调查的最终报告并不包含任何政策性建议,也不得为任何由总统实施的贸易行为提供法律依据,但332调查经常成为美国未来启动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措施的先兆,国内企业应高度关注和警惕。
3月中,强化地板厚度大PK,“12毫米”对阵“8毫米”。一股“厚”趋势在强化木地板市场上风行,包括圣象、德尔、宏耐、瑞嘉、莱茵阳光在内的强化地板主流厂家纷纷推出了12毫米地板。
4月,在国内地板界遭遇了国际知识产权官司337调查 、332调查频频炮轰的背景下goodfeel,中国林产工业协会竹材专业委员会,由大庄、升达等23家国内竹地板企业联名发出一份中英文声明。该声明称:国外某些公司滥用知识产权,无理指控中国公司生产出口的竹地板侵犯美国第5543197号专利权及在其他国家的同族专利权,是典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本会谨严正忠告国外某些公司,请立即停止散发该种函件的不正当威胁行为。否则将不得不采取正义的法律行动。”该声明成为了中国地板界对国际知识产权纠纷发动的第一次主动进攻。从过去的“被动挨打”到今天的“主动进攻”,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地板业的集体觉醒。在中国地板界还沉浸在337调查败诉的创伤之中时,这份国内企业集体抵制国际恶性竞争的声明,无疑为中国地板界注入了强心剂。
7月1日起开始实行的新出口退税政策,此次新政再次将强化地板的出口退税率从13%降至5%,多层复合地板(包括竹地板)出口退税率从11%降至5%。对于连续遭遇加拿大反倾销关税惩罚,美国337锁扣专利败诉的中国地板业而言,无异是“屋漏偏遭连夜雨”。有业内人士预言,此次大考将带来大规模行业洗牌,一场更为激烈的强者生存、优胜劣汰的市场大战在所难免。
7月底,加拿大边境服务署(CBSA)宣布,对我国的复合地板,除16家国内企业获得“优惠”税率外,其他企业征收30%的反倾销税。CBSA称,目前已结束对我国复合地板反倾销和反补贴的再调查,中国企业适用的反倾销税率为30%,加权平易补贴量为3.54%。
2008年:
3月底,由中国木材流通协会制定的行业标准WB/T1037-2008《地面辐射供暖木质地板铺设技术和验收规范》出台。
5月1日强化木地板新国标正式实施。新标准首次明确了强化木地板的“E0标准”,此外新标准还对强化木地板的表面耐磨性能、静曲张强度、尺寸稳定性等指标做了重新规定,并增加了耐光色牢度指标.
“5·12”汶川地震灾情发生后,中国地板界以捐款、捐物、献血等多种形式支持灾区人民,共捐款1300余万元。
5月22日,美国国会通过了禁止非法来源植物及其制成品贸易的法律《雷斯法案》。该法案要求生产商和进出口商能对木材合法性提供保证。要求供应商承担木材非法带来的法律责任。雷斯法案修订案将于08年年底正式实施。
8月8日北京奥运开幕。地板企业纷纷搭乘“奥运快车”,德尔地板成为2008北京奥运会独家地板供应商;大自然地板携手国家自行车队力挺绿色奥运等等,众企业为分得6000亿元“奥运大蛋糕”而努力拼搏。
8月15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交“硬木胶合板和木地板的332调查报告”,该报告的诸多内容将影响我国硬木胶合板和木地板产品对美国的出口和行业的发展,9月19日,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在广州组织相关专家企业商讨对策。
10月,由国家林业局制定的我国首部漆面地板标准《油漆饰面层压木地板国家标准》通过初步审核,并将于09年5月颁布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