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中的前行—2007年中国地板行业半年大事件
一对一人工客服
在线解答加盟疑问
- 预约考察
- 咨询费用
- 了解区域
- 开店选址
度过了2006年这个风雨交加的冷冬,中国地板业又迎接了一个冷春,2007年的天空依然没有放晴。
1月,历经一年之久的中国地板企业应诉美国337调查败诉的消息让中国地板企业有些沮丧。然而地板出口的拦路虎又接踵而来,3月,美国参议院财政委员会向美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交针对美硬木和胶合板产业启动332调查的申请,7月1日国家出台新出口退税政策,强化地板的出口退税率从13%降至5%。国内市场的现状也不容乐观,水深火热的战场已经从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类城市延伸到二类、三类城市……。40多位明星代言的中国地板企业在集体上演一出水深火热的血拼大战。
大浪淘沙,英雄辈出;大浪淘沙,谁主沉浮?谁又将成为明日的英雄?
暴风雨中,我们依然能够看到中国地板人前进的步伐。有人倒下了,也有人站得更加稳健。几大消费白皮书的出台,圣象等国内领军企业对行业规范的推动, 23家竹地板企业联手抵制国外指控,明星代言热议,8毫米PK12毫米论战……这一切又在向我们表明:市场的规范进程和理性营销的回归!
市场的挑战与魅力,永远都在于未知。但是在变化莫测的市场面前有一点是确实的,那就是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
事件一:美国337调查中国企业败诉
2007年1月10日,历经一年的中国地板企业应诉美国337调查有了终裁结果: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最终确定中国被诉企业在美销售地板专利侵权成立,并签发了普遍排除令。根据终裁令,中国地板出口企业将不能再向美国违规出口任何锁扣地板;对已输入美国和库存的产品将依据ITC的禁止令销毁或缴纳保证金。如果要在美国市场销售,必须向Unilin公司一次性支付10万至12万美元,另外每销售1平方米须付0.65美元”的“专利费”,中国地板出口形势面临严重威胁。
相关文章:
“337”地板事件:一个“锁扣”引发的“血案”
专利官司败诉 中国木地板在美国将面临退货威胁
事件二:《中国竹地板消费白皮书》发布
2007年1月28日中消协和中国林产工业协会继去年12月联合发布2007年版《中国强化木地板消费白皮书》后,再次发布竹地板消费参考——《中国竹地板消费白皮书》。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开始研发生产竹地板,2005年竹地板的产量达到了3000多万平方米,占我国木地板总销量的10%,其中出口量占竹地板总产量60%以上。该白皮书从竹地板的原料,生产工艺、质量控制、选购、铺装等各个环节,为广大消费者了解竹地板的生产、消费、市场培育提供了科学指导,同时也全面记录了中国竹地板质量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关文章:
专利官司败诉 中国木地板在美国将面临退货威胁
专家消费警示 130元以下竹地板质量难保
事件三:强化地板12毫米pk8毫米
一股“厚”趋势在强化木地板市场上风行,包括圣象、德尔、宏耐、瑞嘉、莱茵阳光在内的强化地板主流厂家纷纷推出了12毫米地板。无独有偶今年“315”前夕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警示:谨慎购买12毫米加厚地板。8毫米地板还将主宰市场吗?12毫米强化地板,是技术的进步还是倒退?是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还是市场流行风的匆匆过客?继2006年“EO”话题之后,地板厚度问题再次成为了地板界争论不休焦点装修家居网的话题。有厂家宣称12毫米是8毫米的升级换代产品,而部分业内专家却认为12毫米地板的讨论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不排除行业内部某些企业作为竞争手段抄作的嫌疑。
相关文章:
强化地板向“厚”转 12毫米是趋势还是炒作
事件四:美 332调查剑指中国硬木地板
继遭遇美国337调查之后,我国地板业出口将再次遭遇拦路虎。2007年3月,美国参议院财政委员会向美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交针对美硬木和胶合板产业启动332调查的申请,要求其根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2条,对2002至2006年美国硬木地板和胶合板产业的竞争力状况进行“常规性事实调查”,并出具调查报告。有关专家提醒,尽管美国332调查的最终报告并不包含任何政策性建议,也不得为任何由总统实施的贸易行为提供法律依据,但332调查经常成为美国未来启动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措施的先兆,国内企业应高度关注和警惕。
相关文章:
地板出口再遭拦路虎 美332调查剑指中国硬木地板
事件五:23家竹地板企业联手抵制国外指控
在国内地板界遭遇了国际知识产权官司337调查 、332调查频频炮轰的背景下,4月,中国林产工业协会竹材专业委员会,由大庄、升达等23家国内竹地板企业联名发出一份中英文声明。 该声明称:国外某些公司滥用知识产权,无理指控中国公司生产出口的竹地板侵犯美国第5543197号专利权及在其他国家的同族专利权,是典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本会谨严正忠告国外某些公司,请立即停止散发该种函件的不正当威胁行为。否则将不得不采取正义的法律行动。”该声明成为了中国地板界对国际知识产权纠纷发动的第一次主动进攻。从过去的“被动挨打”到今天的“主动进攻”,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地板业的集体觉醒。在中国地板界还沉浸在337调查败诉的创伤之中时,这份国内企业集体抵制国际恶性竞争的声明,无疑为中国地板界注入了强心剂。
相关文章:
遭知识产权频频炮轰 中国地板界首次主动进攻
事件六:中国地板群星代言引发热议
2007年4月焦点家居网上一篇名为:《中国地板群星代言 过度炒作是良方还是**?》焦点房地产网的文章引起了地板业内与媒体的热力关注。该文章就当前40多位明星代言中国地板的现象进行了剖析了,提出了明星代言是否是过度炒作行为?巨额炒作费用从何而来?谁在为巨额的广告费用买单等思考,一时间地板群星代言成为了众多媒体和业内讨论的热点问题,中国地板群星代言现象引发了一场对目前存在的过度炒作现象的反思。
相关文章:
专题:地板群星代言 过度炒作是良方还是**?
明星换回消费者信任? 品牌建设代言是否切实可行
是地板"强奸"了明星,还是明星"玷污"了地板?
事件七:地板出口退税再降8个百分点
自2007年7月1日起开始实行的新出口退税政策,此次新政再次将强化地板的出口退税率从13%降至5%,多层复合地板(包括竹地板)出口退税率从11%降至5%。对于连续遭遇加拿大反倾销关税惩罚,美国337锁扣专利败诉的中国地板业而言,无异是“屋漏偏遭连夜雨”。有业内人士预言,此次大考将带来大规模行业洗牌,一场更为激烈的强者生存、优胜劣汰的市场大战在所难免。
相关文章:
地板行业屋漏又遭连夜雨 出口退税再降8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