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板企业创新发展重在文化突破
一对一人工客服
在线解答加盟疑问
- 预约考察
- 咨询费用
- 了解区域
- 开店选址
中国相当一部分地板企业现在所面临的群体性困境,比如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上涨,出口市场不明朗,招工难,员工成本上升,其实原因早已潜藏在中国企业的成长模式之中,今天的困难不过是昨天成功的另一个版本。
此一时,彼一时。用现在的标准要求过去是不公平的,但用过去的成功去面对未来,则是一种错误,要知道真理再往前走一步就是谬误,再往前走两步,三步,甚至N步,便是一种狂妄与无知了。要知道过去基于劳动力成本的比较竞争优势,已经走到了尽头。
面临国际经济压力下的中国企业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转变发展方式,把复制与模仿的大旗降下,升起一面新的旗帜,这面旗帜的名字叫创新!
事实上,这样的历史在世界各国都上演过。
从模仿到创新,这是我国地板企业面临的一个关口,这样一个关口可以成为中国地板行业转型成功的诺曼底,也可能成为中国地板行业就此调头的滑铁卢。而在这样一个关口,我们最需要的也许不仅是勇气,更需要的是在国际化大背景下,重新审视自己脚下的土地。
在谈论任何转型或突破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文化上的问题。提一个简单的问题吧,为什么同样是企业改革,中国企业会很容易地选择了从土地承包,到企业承包,到私有企业之路?为什么中国企业会自然地选择两头在外的“出口导向型”,为什么中国房地产能够成为近十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
如果我们抛开技术层面的因素不谈,从这些增长中,我看到的是文化的力量,那就是中国以人际关系为特征的动力体系,以及以实用主义为核心的方法论体系。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地板行业大量的中小企业家的创业动力,更多是来自于在社会生活中的出人头地,来自于帮助家族提高名望,以及来自于要超过周围人的“比较动机”。夸张一点说,中国一些企业家的创业动机与中国奢侈品的消费逻辑是一致的,那就是要超过别人,特别是自己周围的人。
另一方面,中国文化中的实用主义逻辑,往高一点说叫“包容”,往低一点说叫“有用就是真理”。中国企业要创新,最大敌人不是技术层面的,而是观念层面的,创新最大的障碍是文化,而不是创新的技术:
一、当我们的创新动力大多是以周围人为价值,而不容易以市场为价值的时候,经营企业的标准就被外在化了。
在创业初期的时候,“突破”与“不按常规”成为企业家的追求,但在成功之后,人际导向的价值观体系,会抑制企业家的创新力,因为这种时候,企业家们会很在意周围人的看法,在意社会的评价,更在意他在周围人心目中的地位。这种时候,他们是要保守,而不是创新。
二、创新最关键的要素是鼓励创新,但在实用主义文化下的结果英雄论,却是创新的最大敌人。
创新企业家大部分都是失败的,只有少数会成功。或者说,企业赢利就是为了创新,创新与赢利之间是一个互补的关系。但实用主义的结果论,会把创新局限在“创新一定要成功”的成功学逻辑中,这样的逻辑推动的是企业家去寻找捷径,而不是创新。
三、更重要的是,创新经济往往是把产品型经济转型到服务型经济。
企业喜欢把服务免费化,因为这符合服务道德化的传统文化思想,这类做法最大的问题,就是扭曲了竞争要素的价格信号,把最有价值的“服务要素”人为地降低到免费的地位,而把越来越没有价值的“产品要素”人为地抬高到高价的地步,其实摧毁了中国企业在客户价值体系的创新价值链。换句话说,如果我们不懂得服务的背后是员工价值的体现,那么,人的智慧就没有了价格。





















